目前查詢方劑: 補陰湯 |
- | 溫熱藥 | 平藥 | 寒涼藥 |
補藥 | 當歸☂ ,熟地黃☂ ,小茴香☀ ,補骨脂,杜仲,人參☂ ,大棗☂ | 炙甘草☂ | 酒白芍☂ ,生地黃☂ ,知母☂ |
平藥 | 陳皮☀ | 懷牛膝☀ | |
瀉藥 | 茯苓☀ | 黃柏☀ |
- | 升性藥 | 平藥 | 降性藥 |
散性藥 | 當歸☂ | 陳皮☀ | 懷牛膝☀ ,杜仲,知母☂ |
平藥 | |||
收性藥 | 生地黃☂ ,熟地黃☂ ,人參☂ | 酒白芍☂ ,補骨脂,炙甘草☂ | 小茴香☀ ,茯苓☀ ,黃柏☀ ,大棗☂ |
★功能  : 補肝腎陰虛。★應用  : 治腎虛腰痛。本方可用於早晨想要起床的時候發生腰痛,起床後就不會疼痛,脈腹軟弱、臍下虛、皮膚枯燥者。又可應用於腰痛、坐骨神經痛、慢性腎炎、遊走腎等。 |
方解 |
劑量 |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當歸可以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酒白芍用來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;生地黃的作用是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熟地黃可補血滋陰,益精填髓;陳皮是用來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;小茴香在本方中是用來散寒止痛,理氣和中;補骨脂可以補腎助陽,固精縮尿,暖脾止瀉,納氣平喘;懷牛膝用來活血通經,補肝腎,強筋骨,引火(血)下行,利尿通淋;杜仲的作用是補肝腎,強筋骨,安胎;茯苓可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;人參是用來大補元氣,補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;黃柏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瀉火解毒;知母可以清熱瀉火,滋陰潤燥;炙甘草用來補脾和胃,益氣複脈。;大棗的作用是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; |
當歸 白芍(酒炒) 生地黃 熟地黃 陳皮 茴香(鹽、酒炒) 故紙(酒炒) 牛膝(去蘆) 杜仲(去粗皮,酒炒) 茯苓(去皮)各一錢 人參五分 黃柏(去粗皮,酒炒) 知母(酒炒)各七分 甘草(炙)三分,上述剉一劑,棗二枚,水煎,不拘時服。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