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方劑: 疏經活血湯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當歸可以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生地黃用來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蒼朮的作用是燥濕健脾,祛風濕,發表;川芎可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;桃仁是用來活血祛瘀,潤腸通便,止咳平喘;茯苓在本方中是用來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;酒白芍可以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;川牛膝用來活血通經,補肝腎,強筋骨,引火(血)下行,利尿通淋;威靈仙的作用是祛風濕,通經絡,消痰水,治骨鯁;防己可祛風濕,止痛,利水消腫;羌活是用來發散風寒,勝濕止痛;防風在本方中是用來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止痙;龍膽草可以清熱燥濕,瀉肝火;生薑用來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;陳皮的作用是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;白芷可祛風散寒,通竅止痛,消腫排膿,燥濕止帶;甘草是用來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

當歸 :


【性味】甘、辛,溫
【功效】 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
【應用】1.用於血虛諸證
【對應症狀】貧血+體力差_體質虛弱+皮膚潰瘍+惡瘡+癰疽+風濕+風濕下肢麻痺+跌打損傷+月經不調+閉經+經痛+瘀血_血瘀+便秘+大便乾+脫髮_掉髮+難產

生地黃 :


【性味】甘、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
【應用】1、用於熱入營血證2、用於吐血衄血,便血崩漏,熱毒濕疹3、用於熱病口渴,內傷消渴,腸燥便秘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體力差_體質虛弱+某些時段容易疲累+貧血+月經不調+胎動不安+產褥熱_產後發熱+吐血+便血+口渴+便秘+大便乾+月經崩漏+濕疹+鼻出血

蒼朮 :


【性味】辛、苦,溫
【功效】 燥濕健脾,祛風濕,發表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滯中焦證2、用於風濕痹痛3.外感表證夾濕之證
【對應症狀】小便不利+尿量少+頻尿+急性腸胃炎+水腫_全身水腫+全身痛證+風濕下肢麻痺+風濕+外感_感冒+食慾不振+心下痞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膝蓋疼痛+類風濕性關節炎

川芎 :


【性味】辛,溫
【功效】 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瘀氣滯證2、用於頭痛3、用於風濕痹痛、肢體麻木
【對應症狀】頭痛+瘀血_血瘀+貧血+風濕下肢麻痺+風濕+四肢麻痺_手腳麻木+經痛+頭風+偏頭痛+難產

桃仁 :


【性味】苦、甘,平;有小毒
【功效】 活血祛瘀,潤腸通便,止咳平喘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多種血瘀證2、用於肺癰,腸癰3、用於腸燥便秘4止咳平喘
【對應症狀】瘀血_血瘀+小腹痛+月經不調+咳嗽+痰中帶血+胸痛+發熱+腸癰_闌尾炎+便秘+哮喘+氣喘+癲狂(狂躁型及抑鬱型精神分裂症、反應性精神病)

茯苓 :


【性味】甘、淡,平
【功效】 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
【應用】1、水腫、小便不利2、脾虛諸證3、心悸,失眠
【對應症狀】心悸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小便不利+肌肉抽搐_肌肉痙攣+容易亢奮+心下振水聲+失眠+水腫_全身水腫+食慾不振+下利_腹瀉_水瀉+氣上衝+腳水腫_足腫+心包積液+心包絡痛+心臟瓣膜病

酒白芍 :


【性味】苦、酸、甘,涼
【功效】 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虛或陰虛有熱的月經不調,崩漏等證2、用於肝陰不足,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的頭痛、眩暈、脅肋疼痛、脘腹四肢拘攣作痛等證3、用於陰虛盜汗,及營衛不和的表虛自汗證
【對應症狀】腹痛+手腳抽筋+腹脹+產後諸症調理+全身痛證+小腹痛+月經崩漏+月經不調+肋痛+胸脅苦滿+四肢抽搐+頭痛+腹直肌痙攣+夜間盜汗+自汗

川牛膝 :


【性味】苦、酸、甘,平
【功效】 活血通經,補肝腎,強筋骨,引火(血)下行,利尿通淋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瘀之痛經、經閉、產後腹痛、胞衣不下及等證2、用於上部火熱證3、用於淋證,水腫,小便不利
【對應症狀】腰痛+膝蓋無力+膝蓋酸+急性脊髓炎+中風+經痛+閉經+胎衣不下+水腫_全身水腫+小便不利+尿量少+頻尿+上焦鬱熱+腳水腫_足腫+瘀血_血瘀+膝蓋疼痛

威靈仙 :


【性味】辛、鹹,溫
【功效】 祛風濕,通經絡,消痰水,治骨鯁
【應用】1、用於風濕痹痛,拘攣麻木,癱瘓2、用於痰飲積聚3、用於諸骨鯁喉
【對應症狀】小便不利+四肢麻痺_手腳麻木+四肢抽搐+半身不遂_半身癱瘓+風濕+風濕下肢麻痺+腰痛+魚骨外物刺住喉管

防己 :


【性味】苦、辛,寒
【功效】 祛風濕,止痛,利水消腫
【應用】1、用於風濕痹證2、用於水腫,小便不利,腳氣腫痛
【對應症狀】風濕+風濕下肢麻痺+腳痛+小便不利+水腫_全身水腫+腳水腫_足腫+便秘+心臟病總論+神經痛+退化性關節炎+類風濕性關節炎+四肢水腫+肥胖

羌活 :


【性味】辛、苦,溫
【功效】 發散風寒,勝濕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、用於風寒濕痹證
【對應症狀】無汗+不易出汗+發熱+外感_感冒+傷寒感冒+關節疼痛+肌肉疼痛+全身痛證+頸部僵硬+風濕下肢麻痺+惡風+項強+後頭痛+頭風

防風 :


【性味】辛、甘,微溫
【功效】 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止痙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表證2、用於風寒濕痹證3、用於破傷風
【對應症狀】破傷風+風濕+外感_感冒+全身痛證+發熱+中毒+風濕下肢麻痺+風濕癢疹+各種皮膚病+皮膚癢+風疹+濕疹

龍膽草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肝火
【應用】1、用於陰腫陰癢,帶下,濕疹,黃疸2、用於肝火頭痛,肝熱目赤,高熱抽搐
【對應症狀】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黃疸+小便短赤+眼睛紅_眼睛充血_眼表出血+眼瞼發紅+赤白帶下+濕疹+四肢抽搐+小兒全身抽筋+小兒驚厥+眼瞼紅腫+陰部癢+陰囊濕疹+陰道癢+陰唇癢+頭痛

生薑 :


【性味】辛,溫
【功效】 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、用於多種嘔吐證3、用於風寒咳嗽
【對應症狀】食慾不振+噁心想吐+嘔吐+呃逆_噯氣_打嗝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外感_感冒+傷寒感冒+多痰+身冷_畏寒+咳嗽+惡寒+咳嗽型感冒+食物中毒

陳皮 :


【性味】辛、苦,溫
【功效】 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
【應用】1、用於脾胃氣滯證2、用於痰濕壅滯證
【對應症狀】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呃逆_噯氣_打嗝+胃弛緩_食後胃脹痛+小便不利+嘔吐+噁心想吐+咳嗽+腹脹+便秘+心下滿+心下痛_胃痛+腹痛_中脘痛+多痰+稀痰_白色泡沫痰+胸口悶+面色黃+面色差_氣色差+流口水_吐涎沫+食慾不振+四肢沉重

白芷 :


【性味】辛,溫
【功效】 祛風散寒,通竅止痛,消腫排膿,燥濕止帶
【應用】1、用於風寒感冒,頭痛,牙痛2、用於鼻塞,鼻淵3、用於瘡瘍腫毒4、用於寒濕帶下
【對應症狀】風濕+頭痛+牙痛+鼻病+鼻淵_鼻炎_鼻竇炎+精神官能症+赤白帶下+白帶清稀如水+白帶+鼻涕時黃時清白+瘡瘍毒+皮膚潰瘍+惡瘡+腫瘡+鼻子不通_鼻塞+不聞香臭_嗅覺障礙+過敏性鼻炎

甘草 :


【性味】甘,平
【功效】 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
【應用】1.用於脘腹及四肢攣急作痛
【對應症狀】咽喉痛+咽喉紅腫+中毒+食物中毒+藥物中毒+瘡瘍毒+四肢抽搐+手腳抽筋+腳抽筋+手抽筋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當歸☂ ,川芎☂ ,生薑☀ 生地黃☂ ,酒白芍☂
平藥威靈仙☀ ,陳皮☀ 川牛膝☀ ,甘草☂
瀉藥蒼朮☀ ,羌活☀ ,防風☀ ,白芷☀ 桃仁☂ ,茯苓☀ 防己☀ ,龍膽草☀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當歸☂ ,蒼朮☀ ,川芎☂ ,羌活☀ ,防風☀ ,生薑☀ ,白芷☀ 陳皮☀ 桃仁☂ ,川牛膝☀ ,威靈仙☀ ,防己☀
平藥
收性藥生地黃☂ 酒白芍☂ ,甘草☂ 茯苓☀ ,龍膽草☀
【方名】 疏經活血湯
【出處】 萬病回春
【原文劑量】當歸10g 生地黃10g 蒼朮10g 川芎6g 桃仁10g 茯苓10g 酒白芍12g 川牛膝10g 威靈仙10g 防己6g 羌活6g 防風6g 龍膽草6g 生薑15g 陳皮10g 白芷6g 甘草6g
【現代劑量】當歸:10+生地黃:10+蒼朮:10+川芎:6+桃仁:10+茯苓:10+酒白芍:12+川牛膝:10+威靈仙:10+防己:6+羌活:6+防風:6+龍膽草:6+生薑:15+陳皮:10+白芷:6+甘草:6
【用法】九碗水煮成三碗,三餐飯後各溫服一碗。
【劑型】湯劑
【劑量大小】3
【方性提示】
【煎藥提示】3
【功用】疏經活血,祛風除濕。
【適用症狀】遍身走痛如刺,左足痛尤甚,晝輕夜重,以及婦人血風勞。可應用在筋肉痛、風濕病、痛風、漿液性膝關節炎、腰痛、坐骨神經痛、高血壓、下肢麻痺、腳氣、浮腫、紫斑病、靜脈曲張、半身不遂,腦卒中後遺症、產後血栓性疼痛等。
【方解】
-- 方中的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地黃、桃仁爲四物湯加桃仁,能疏通下腹部的滯血;茯苓、蒼朮、陳皮、羌活、白芷等爲協同靈仙、防己、龍膽而去除腰腳的風濕;川牛膝善能除濕,並有治腰腳疼痛的作用。本方對於慢性風濕症,多著卓效。
-- 本方能疏經活血,為通順筋絡中的滯血,驅除風濕的方劑,以有瘀血與毒,加遇風寒,而發生肌肉、筋骨、關節及神經等的劇烈疼痛,尤其自腰以下之痠痛等為適用目標,大多因酒色過度和內傷與外感引發而起。
【自動調整劑量】
痛風_尿酸高:威靈仙:30
【劑量提示】
-- 痛風_尿酸高:加威靈仙:30。
-- 下肢疼痛嚴重者:加酒白芍:30、甘草:30。
【加減】
-- 腰腿痹症:合獨活寄生湯。
【predict】
糖尿病足:消渴|糖尿病+糖尿病足|腳脹_腳麻|腳趾化膿
【注意事項】 對於急性的,多發性風濕症,非所宜。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當歸☂ ,川芎☂ ,生薑☀ 生地黃☂ ,酒白芍☂
平藥威靈仙☀ ,陳皮☀ 川牛膝☀ ,甘草☂
瀉藥蒼朮☀ ,羌活☀ ,防風☀ ,白芷☀ 桃仁☂ ,茯苓☀ 防己☀ ,龍膽草☀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當歸☂ ,蒼朮☀ ,川芎☂ ,羌活☀ ,防風☀ ,生薑☀ ,白芷☀ 陳皮☀ 桃仁☂ ,川牛膝☀ ,威靈仙☀ ,防己☀
平藥
收性藥生地黃☂ 酒白芍☂ ,甘草☂ 茯苓☀ ,龍膽草☀

疏經活血湯 :         

★功能  : 疏經活血,祛風除濕。

★應用  : 遍身走痛如刺,左足痛尤甚,晝輕夜重,以及婦人血風勞。可應用在筋肉痛、風濕病、痛風、漿液性膝關節炎、腰痛、坐骨神經痛、高血壓、下肢麻痺、腳氣、浮腫、紫斑病、靜脈曲張、半身不遂,腦卒中後遺症、產後血栓性疼痛等。

方解

劑量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當歸可以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生地黃用來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蒼朮的作用是燥濕健脾,祛風濕,發表;川芎可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;桃仁是用來活血祛瘀,潤腸通便,止咳平喘;茯苓在本方中是用來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;酒白芍可以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;川牛膝用來活血通經,補肝腎,強筋骨,引火(血)下行,利尿通淋;威靈仙的作用是祛風濕,通經絡,消痰水,治骨鯁;防己可祛風濕,止痛,利水消腫;羌活是用來發散風寒,勝濕止痛;防風在本方中是用來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止痙;龍膽草可以清熱燥濕,瀉肝火;生薑用來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;陳皮的作用是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;白芷可祛風散寒,通竅止痛,消腫排膿,燥濕止帶;甘草是用來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

當歸10g 生地黃10g 蒼朮10g 川芎6g 桃仁10g 茯苓10g 酒白芍12g 川牛膝10g 威靈仙10g 防己6g 羌活6g 防風6g 龍膽草6g 生薑15g 陳皮10g 白芷6g 甘草6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