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方劑: 滋陰降火湯 |
- | 溫熱藥 | 平藥 | 寒涼藥 |
補藥 | 當歸☂ ,熟地黃☂ ,白朮☀ ,生薑☀ ,大棗☂ | 炙甘草☂ | 白芍☂ ,天冬☂ ,麥門冬☂ ,生地黃☂ ,知母☂ |
平藥 | 陳皮☀ | ||
瀉藥 | 黃柏☀ |
- | 升性藥 | 平藥 | 降性藥 |
散性藥 | 當歸☂ ,生薑☀ | 陳皮☀ | 天冬☂ ,麥門冬☂ ,知母☂ |
平藥 | |||
收性藥 | 熟地黃☂ ,生地黃☂ | 白芍☂ ,白朮☀ ,炙甘草☂ | 黃柏☀ ,大棗☂ |
★功能  : 滋陰降火,鎮咳袪痰。★應用  : 虛勞陰虧血虛,相火旺盛,症見發熱盜汗,心悸、咳嗽、倦怠、口乾失眠、咽燥、消瘦、大便乾燥、舌質紅、脈沉數。 |
方解 |
劑量 |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白芍可以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;當歸用來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熟地黃的作用是補血滋陰,益精填髓;天冬可養陰潤燥,清火,生津;麥門冬是用來養陰潤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煩;白朮在本方中是用來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固表止汗,安胎;生地黃可以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陳皮用來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;知母的作用是清熱瀉火,滋陰潤燥;黃柏可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瀉火解毒;炙甘草是用來補脾和胃,益氣複脈。;生薑在本方中是用來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;大棗可以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; |
白芍10g 當歸10g 熟地黃8g 天冬8g 麥門冬8g 白朮8g 生地黃6g 陳皮6g 知母4g 黃柏4g 炙甘草4g 生薑10g 大棗10g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