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方劑: 溫清飲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熟地黃可以補血滋陰,益精填髓;生地黃用來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當歸的作用是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川芎可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;白芍是用來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;黃連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黃芩可以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黃柏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瀉火解毒;梔子的作用是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;

熟地黃 :


【性味】甘,微溫
【功效】 補血滋陰,益精填髓
【應用】1.用於血虛萎黃,眩暈,心悸,失眠,月經不調,崩漏等症
【對應症狀】面色黃+面色差_氣色差+眩暈+消渴+耳鳴+腰酸+膝蓋酸+膝蓋無力+失眠+月經不調+月經崩漏+遺精+夜間盜汗+心悸

生地黃 :


【性味】甘、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
【應用】1、用於熱入營血證2、用於吐血衄血,便血崩漏,熱毒濕疹3、用於熱病口渴,內傷消渴,腸燥便秘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體力差_體質虛弱+某些時段容易疲累+貧血+月經不調+胎動不安+產褥熱_產後發熱+吐血+便血+口渴+便秘+大便乾+月經崩漏+濕疹+鼻出血

當歸 :


【性味】甘、辛,溫
【功效】 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
【應用】1.用於血虛諸證
【對應症狀】貧血+體力差_體質虛弱+皮膚潰瘍+惡瘡+癰疽+風濕+風濕下肢麻痺+跌打損傷+月經不調+閉經+經痛+瘀血_血瘀+便秘+大便乾+脫髮_掉髮+難產

川芎 :


【性味】辛,溫
【功效】 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瘀氣滯證2、用於頭痛3、用於風濕痹痛、肢體麻木
【對應症狀】頭痛+瘀血_血瘀+貧血+風濕下肢麻痺+風濕+四肢麻痺_手腳麻木+經痛+頭風+偏頭痛+難產

白芍 :


【性味】苦、酸、甘,微寒
【功效】 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虛或陰虛有熱的月經不調,崩漏等證2、用於肝陰不足,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的頭痛、眩暈、脅肋疼痛、脘腹四肢拘攣作痛等證3、用於陰虛盜汗,及營衛不和的表虛自汗證
【對應症狀】腹痛+手腳抽筋+腹脹+產後諸症調理+全身痛證+小腹痛+月經崩漏+月經不調+肋痛+胸脅苦滿+四肢抽搐+頭痛+腹直肌痙攣+夜間盜汗+自汗+經痛+手抽筋+腳抽筋

黃連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熱中阻、脘痞嘔惡,瀉痢腹痛2、用於熱病高熱3、用於心煩失眠,胃熱嘔吐4、用於癰腫瘡毒5、用於血熱出血證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心下痞+出血+血尿+便血+吐血+下利_腹瀉_水瀉+抑鬱+心慌_心神不寧+失眠+心煩+噁心想吐+嘔吐+腹痛+出血_色鮮紅+皮膚潰瘍+惡瘡+腫瘡+癰疽+發炎+風濕+類風濕性關節炎

黃芩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溫暑濕,黃疸瀉痢,熱淋澀痛2、用於肺熱咳嗽3、用於熱病煩渴,寒熱往來4、用於咽喉腫痛,癰腫瘡毒5、用於血熱出血證6、用於胎動不安
【對應症狀】發炎+胸脅苦滿+心煩+發熱+黃疸+小便痛+小便不利+口渴+往來寒熱+咳嗽+出血+出血_色鮮紅+胎動不安+咽喉痛+咽喉紅腫+皮膚潰瘍+腫瘡+惡瘡+下利_腹瀉_水瀉+黃鼻涕+小兒發熱+發燒+反覆發燒

黃柏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瀉火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熱帶下,熱淋,足膝腫痛,瀉痢,黃疸2、用於瘡瘍腫毒,濕疹濕瘡3、用於陰虛發熱,遺精盜汗
【對應症狀】發炎+跌打損傷+肺癆(肺結核)+肺結核熱+肺炎+小便不利+小便痛+尿量少+頻尿+下利_腹瀉_水瀉+夜間盜汗+遺精+黃疸+赤白帶下+膝蓋疼痛+腳痛+膝蓋腫+腳水腫_足腫+惡瘡+腫瘡+皮膚潰瘍+發熱+瘡瘍毒+濕疹+潮熱+夢遺+風濕+類風濕性關節炎

梔子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熱病煩悶2、用於濕熱黃疸3、用於血熱出血4、用於熱毒瘡瘍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便血+血尿+出血+真心痛+小便不利+食道狹窄+心煩+黃疸+鼻出血+皮膚潰瘍+惡瘡+腫瘡+瘡瘍毒+發炎+吞嚥困難+胃灼熱+返流性胃炎_胃酸反逆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熟地黃☂ ,當歸☂ ,川芎☂ 生地黃☂ ,白芍☂
平藥
瀉藥黃連☀ ,黃芩☀ ,黃柏☀ ,梔子☂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當歸☂ ,川芎☂
平藥
收性藥熟地黃☂ ,生地黃☂ 白芍☂ 黃連☀ ,黃芩☀ ,黃柏☀ ,梔子☂
【方名】 溫清飲
【出處】 萬病回春
【原文劑量】熟地黃10g 生地黃10g 當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黃連10g 黃芩10g 黃柏10g 梔子10g
【現代劑量】熟地黃:10+生地黃:10+當歸:10+川芎:10+白芍:10+黃連:10+黃芩:10+黃柏:10+梔子:10
【用法】九碗水煮成三碗,飯後各溫服一碗。
【劑型】湯劑
【劑量大小】1
【方性提示】
【煎藥提示】3
【功用】溫經養血,清熱解毒。
【適用症狀】婦人濕熱下迫胞宮或如豆汁,血色相雜,其氣腐臭、面色萎黃、臍腹刺痛、寒熱往來,崩漏不止等。
【方解】
-- 當歸謂能生血、潤血,而有造血滋潤的功能;白芍爲和血脈而通順血流;川芎亦能潤血及通順血行;地黃爲造血滋潤之劑。這些藥物都能增強肝臟機能,通順肝的血流。黃連解毒湯以黃連爲始皆有清涼解熱的作用;能淸血中之熱,更能淸解波及於全身之熱。又謂能鎭肝氣,而有鎭靜由於自律神經失調而起的興奮、心氣不安、神經症等的效能。
-- 本方是四物湯和黃連解毒湯的合方,今依其各個組成的方義加以探討。四物湯:當歸甘溫、生血、潤血、入心脾。白芍苦平、和血脈、使血流通順、入肝脾。川芎辛溫、潤血、使血流通順、入肝心。地黃甘溫、造血、潤血、入心腎。總結以上所說,味甘、性溫、生血、潤血燥、順暢血流,依《回春》之說,就是肝膽經的溫補劑,能增強肝機能、舒通肝臟鬱血。黃連解毒湯:黃連苦寒、清濕熱、瀉火、入肝和心脾。黃芩苦寒、瀉火、除濕、入肺和大腸。黃柏苦寒、清熱、祛濕、入腎和膀胱。山梔苦寒、瀉上中下三焦鬱火、入心包及三焦。總括以上所說,所構成的藥物均是味苦、性寒,有清涼解熱的作用,能清血中之熱,或解遍佈全身之熱。另外,依《回春》之說,歸類爲肝膽的清熱劑,能治療因熱所引起的肝機能障礙。黃連能平息肝氣,治療自律神經平衡失調所造成的興奮、心神不定、精神官能症,加上黃芩能使其作用更加強化。黃連解毒湯對上火、熱性神經興奮尤有奏效。所以,溫清飮可以說是具有四物湯之溫補養血、黃連解毒湯之清熱瀉火合體之作用。
-- 本方係四物湯與黃連解毒湯的合方。以溫與清為目的,即取四物湯之溫,以促血行;用黃連解毒湯的清;以解血熱,而去瘀血,故名「溫清飲」。
本方亦名「四物解毒湯」,以四物滋血行血,三黃解體力之毒,屢見卓效。一般用於虛熱之證,體質上,皮膚呈黑褐色而枯燥,症狀上,搔癢劇甚,或在黏膜,潰瘍出沒。呈現上逆,並有出血傾血,又會有神經興奮之症狀,脈雖無一定,惟並不弱。
腹似柴胡之證,肋骨弓下部及腹直筋大多緊張而有抵抗,伴有所謂肝障礙之神經症,或變態反應性之疾患者,可用之。對於婦人有劇烈的子宮出血,或月經過多、帶下過久諸症,及對於男人因各種出血,而面黃肌瘦,均適用之。
方中當歸、地黃、白芍、川芎等即四物湯,其中當歸係生血滋血劑,有造血滋潤之功能;白芍乃和血脈而暢血流;川芎亦為潤血並旺血行;地黃亦具造血滋潤之功用,此等均能增強肝機能,改善肝血流者。
黃連解毒湯包括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梔子,諸藥均有清涼解毒之作用,能清血中之熱及全身之熱,又能平息肝氣,能將自律神經失調引起之興奮、心氣不安、神經症等,使其鎮靜之效。
【加減】
【未處理加減】
-- 帶下搔癢:合龍膽瀉肝湯。
-- 皮膚頑疹搔癢:合消風散。
-- 皮膚過敏搔癢症:合十味敗毒散。
【注意事項】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熟地黃☂ ,當歸☂ ,川芎☂ 生地黃☂ ,白芍☂
平藥
瀉藥黃連☀ ,黃芩☀ ,黃柏☀ ,梔子☂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當歸☂ ,川芎☂
平藥
收性藥熟地黃☂ ,生地黃☂ 白芍☂ 黃連☀ ,黃芩☀ ,黃柏☀ ,梔子☂

溫清飲 :        

★功能  : 溫經養血,清熱解毒。

★應用  : 婦人濕熱下迫胞宮或如豆汁,血色相雜,其氣腐臭、面色萎黃、臍腹刺痛、寒熱往來,崩漏不止等。

方解

劑量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熟地黃可以補血滋陰,益精填髓;生地黃用來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當歸的作用是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川芎可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;白芍是用來養血調經,平肝止痛,斂陰止汗;黃連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黃芩可以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黃柏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瀉火解毒;梔子的作用是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;

熟地黃10g 生地黃10g 當歸10g 川芎10g 白芍10g 黃連10g 黃芩10g 黃柏10g 梔子10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