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方劑: 清肺湯 |
- | 溫熱藥 | 平藥 | 寒涼藥 |
補藥 | 當歸☂ ,大棗☂ ,五味子☂ ,生薑☀ | 麥門冬☂ ,天冬☂ | |
平藥 | 陳皮☀ | 甘草☂ | |
瀉藥 | 杏仁☂ | 茯苓☀ ,桔梗 | 黃芩☀ ,桑白皮☀ ,浙貝母☀ ,梔子☂ |
- | 升性藥 | 平藥 | 降性藥 |
散性藥 | 當歸☂ ,桔梗,生薑☀ | 陳皮☀ | 麥門冬☂ ,桑白皮☀ ,浙貝母☀ ,杏仁☂ ,天冬☂ |
平藥 | |||
收性藥 | 甘草☂ | 茯苓☀ ,黃芩☀ ,梔子☂ ,大棗☂ ,五味子☂ |
★功能  : 清肺化痰,瀉熱潤燥。★應用  : 一切多痰咳嗽、喀痰色黃、喀吐不爽、甚則痰中帶血、口乾欲飲、舌紅、苔黃膩、脈細數。 |
方解 |
劑量 |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茯苓可以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;當歸用來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麥門冬的作用是養陰潤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煩;黃芩可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桔梗是用來開宣肺氣,祛痰排膿,利咽;陳皮在本方中是用來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;桑白皮可以瀉肺平喘,利水消腫;浙貝母用來清熱散結,化痰止咳;杏仁的作用是止咳平喘,潤腸通便;梔子可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;天冬是用來養陰潤燥,清火,生津;大棗在本方中是用來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;五味子可以斂肺滋腎,生津斂汗,澀精止瀉,寧心安神;生薑用來發汗解表、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;甘草的作用是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 |
黃芩(去朽心,一錢半) 桔梗(去蘆) 茯苓(去皮) 陳皮(去白) 貝母(去心) 桑白皮(各一錢)當歸 天門冬(去心) 山梔 杏仁(去皮尖) 麥門冬(去心。各七分) 五味子(七粒) 甘草(三分) 上銼生薑、棗子煎,食後服。(萬病回春) |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