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方劑: 淨腑湯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柴胡可以疏散退熱,疏肝解郁,升舉陽氣,清膽截瘧;生半夏用來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消痞散結,外用消腫止痛;茯苓的作用是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;豬苓可利水滲濕;澤瀉是用來利水滲濕,瀉熱;白朮在本方中是用來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固表止汗,安胎;黃芩可以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醋三棱用來破血行氣,消積止痛;醋莪朮的作用是破血行氣,消積止痛;焦山楂可止瀉止痢,消食健胃;人參是用來大補元氣,補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;黃連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乾薑可以溫中散寒,回陽通脈,溫肺化飲;大棗用來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;甘草的作用是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

柴胡 :


【性味】苦、辛,微寒
【功效】 疏散退熱,疏肝解郁,升舉陽氣,清膽截瘧
【應用】1、用於少陽證,外感發熱2、用於肝郁氣滯,胸脅疼痛,月經不調3、用於氣虛下陷,久瀉脫肛,胃、子宮下垂4、用於瘧疾
【對應症狀】類風濕性關節炎+紅斑性狼瘡+肋痛+月經不調+脫肛+胃下垂+子宮下垂+發熱+肝炎+慢性肝炎+病毒性肝炎+黃疸+胸脅苦滿+瘧疾+往來寒熱+發燒+反覆發燒

生半夏 :


【性味】辛,溫;有毒
【功效】 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消痞散結,外用消腫止痛
【應用】1.用於濕痰、寒痰證
【對應症狀】嘔吐+腹脹+噁心想吐+咳嗽+咽喉紅腫+咽喉痛+咽喉異物感+蛇咬+中毒+瘡瘍毒+癰疽+腫瘡+胸口悶+胸痛+胸痛_悶痛+胸痛_胸痛徹背、背痛徹心+容易喘息+腹痛_中脘痛+腹痛+心下痞+心下滿+心下痛_胃痛+心下滿硬+頸部僵硬+側腹_少腹痛+肋痛+瘰癧+甲狀腺腫大+心下振水聲+多痰+稀痰_白色泡沫痰+吞嚥困難+咽喉病+真心痛+食道狹窄

茯苓 :


【性味】甘、淡,平
【功效】 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
【應用】1、水腫、小便不利2、脾虛諸證3、心悸,失眠
【對應症狀】心悸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小便不利+肌肉抽搐_肌肉痙攣+容易亢奮+心下振水聲+失眠+水腫_全身水腫+食慾不振+下利_腹瀉_水瀉+氣上衝+腳水腫_足腫+心包積液+心包絡痛+心臟瓣膜病

豬苓 :


【性味】甘、淡,平
【功效】 利水滲濕
【應用】水腫、小便不利,泄瀉,淋濁,帶下
【對應症狀】小便不利+發熱+口渴+腎炎+尿道炎+膀胱炎+赤白帶下+尿濁+尿量少+頻尿+水腫_全身水腫+腳水腫_足腫

澤瀉 :


【性味】甘、淡,寒
【功效】 利水滲濕,瀉熱
【應用】1、水腫、小便不利,痰飲,泄瀉2、濕熱帶下,淋濁
【對應症狀】小便不利+水腫_全身水腫+口渴+下利_腹瀉_水瀉+尿濁+尿量少+頻尿+嘔吐+噁心想吐+腎炎+膀胱炎+腎病綜合征+赤白帶下+腳水腫_足腫+尿道炎+風濕

白朮 :


【性味】苦、甘,溫
【功效】 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固表止汗,安胎
【應用】1.用於脾胃氣虛、運化無力的食少便溏、脘腹脹滿、肢軟神疲等症
【對應症狀】心下振水聲+全身痛證+胎動不安+腹脹+心下滿+水腫_全身水腫+小便不利+自汗+下利_腹瀉_水瀉+軟便_便溏+食慾不振+長期整日全身倦怠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腳水腫_足腫+四肢水腫+風濕

黃芩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溫暑濕,黃疸瀉痢,熱淋澀痛2、用於肺熱咳嗽3、用於熱病煩渴,寒熱往來4、用於咽喉腫痛,癰腫瘡毒5、用於血熱出血證6、用於胎動不安
【對應症狀】發炎+胸脅苦滿+心煩+發熱+黃疸+小便痛+小便不利+口渴+往來寒熱+咳嗽+出血+出血_色鮮紅+胎動不安+咽喉痛+咽喉紅腫+皮膚潰瘍+腫瘡+惡瘡+下利_腹瀉_水瀉+黃鼻涕+小兒發熱+發燒+反覆發燒

醋三棱 :


【性味】苦、辛,平
【功效】 破血行氣,消積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瘀氣滯經閉腹痛,癥瘕積聚2、用於食積氣滯,脘腹脹痛
【對應症狀】消化不良+腹痛+腹痛_中脘痛+食積+腹脹+月經不調+瘀血_血瘀+閉經+癥瘕+腹中有硬塊_痞塊

醋莪朮 :


【性味】辛、苦,溫
【功效】 破血行氣,消積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瘀氣滯所致的癥瘕積聚2、用於食積氣滯,脘腹脹痛
【對應症狀】瘀血_血瘀+腹中有硬塊_痞塊+胸痛+小腹痛+癥瘕+腹痛+腹痛_中脘痛+腹脹+消化不良+食積+閉經

焦山楂 :


【性味】酸甘,微溫
【功效】 止瀉止痢,消食健胃
【應用】治肉食積滯,小兒乳食停滯,胃烷脹滿,瀉痢腹痛。
【對應症狀】食積+心下滿+腹脹+腹痛+下利_腹瀉_水瀉+痢疾+小兒食滯吐瀉+消化不良+食慾不振+小兒疳積

人參 :


【性味】甘、微苦,微溫
【功效】 大補元氣,補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
【應用】1.用於氣虛欲脫,脈微欲絕的危重症候
【對應症狀】某些時段容易疲累+長期整日全身倦怠+口渴+食慾不振+軟便_便溏+自汗+心悸+出血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呼吸促迫_呼吸急促+呼吸困難短氣+失眠+健忘+氣虛+消渴

黃連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熱中阻、脘痞嘔惡,瀉痢腹痛2、用於熱病高熱3、用於心煩失眠,胃熱嘔吐4、用於癰腫瘡毒5、用於血熱出血證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心下痞+出血+血尿+便血+吐血+下利_腹瀉_水瀉+抑鬱+心慌_心神不寧+失眠+心煩+噁心想吐+嘔吐+腹痛+出血_色鮮紅+皮膚潰瘍+惡瘡+腫瘡+癰疽+發炎+風濕+類風濕性關節炎

乾薑 :


【性味】辛,大熱
【功效】 溫中散寒,回陽通脈,溫肺化飲
【應用】1、用於脾胃寒證2、用於亡陽證3、用於寒飲伏肺喘咳
【對應症狀】吐血+便血+月經崩漏+下利_腹瀉_水瀉+腹痛+產後瘀血經閉+產後身痛+咳嗽+哮喘+四肢厥冷_手腳冰冷+腳冷+手冷+大汗出+面色白+口不渴+喜熱飲+長期整日全身倦怠+某些時段容易疲累+體力差_體質虛弱+身冷_畏寒+咳嗽型感冒

大棗 :


【性味】甘,溫
【功效】 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
【應用】1.用於脾虛食少便溏,倦怠乏力等症
【對應症狀】咳嗽+氣逆+腹痛+軟便_便溏+食慾不振+小便不利+某些時段容易疲累+長期整日全身倦怠+體力差_體質虛弱+心慌_心神不寧+全身痛證+面色差_氣色差+面色黃

甘草 :


【性味】甘,平
【功效】 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
【應用】1.用於脘腹及四肢攣急作痛
【對應症狀】咽喉痛+咽喉紅腫+中毒+食物中毒+藥物中毒+瘡瘍毒+四肢抽搐+手腳抽筋+腳抽筋+手抽筋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生半夏☀ ,白朮☀ ,人參☂ ,乾薑☀ ,大棗☂
平藥醋莪朮,焦山楂豬苓☀ ,甘草☂
瀉藥茯苓☀ ,醋三棱柴胡☀ ,澤瀉☀ ,黃芩☀ ,黃連☀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柴胡☀ ,乾薑☀ 豬苓☀ ,醋三棱,醋莪朮生半夏☀ ,澤瀉☀
平藥焦山楂
收性藥人參☂ 白朮☀ ,甘草☂ 茯苓☀ ,黃芩☀ ,黃連☀ ,大棗☂
【方名】淨腑湯
【出處】萬病回春
【原文】治小兒一切癖塊、發熱、口渴、小便赤,或有泄瀉者。
【原文劑量】柴胡1錢,白茯苓(去皮)1錢,豬苓1錢,澤瀉1錢,三棱(醋炒)1錢,莪朮(醋炒)1錢,山楂(去核)1錢,黃芩8分,白朮(去蘆)8分,半夏(薑制)8分,人參8分,胡黃連3分,甘草3分。
【現代劑量】柴胡:3+薑半夏|生半夏:3+茯苓:3+豬苓:3+澤瀉:2+白朮:2+黃芩:2+醋三棱:1.5+醋莪朮:1.5+焦山楂:1.5+人參:1+黃連:1+乾薑:1+大棗:1+甘草:1
【用法】上锉1劑。加生薑、大棗,煎服。
【劑型】湯劑
【劑量大小】1
【方性提示】
【煎藥提示】2
【功用】
【適用症狀】小兒一切癖塊,發熱口幹,小便赤,或泄瀉。本方多是用於小孩,但大人也可以用。主治心下或腹部堅硬緊張,而有往來寒熱者。本方可應用於治療急性慢性腹膜炎、小兒脾疳症(結核性腸間膜)
【方解】爲小柴胡湯的變方,大體上爲小柴胡湯與五苓散的合方而加三稜、莪朮等舒緩腫塊的破氣藥及山楂、黃連等苦味健胃消化劑所構成°
以小柴胡湯治胸脅苦滿、心下痞硬、往來寒熱等;以五苓散治口渴、小便赤澀。用三稜、莪朮和緩腹部的腫塊、硬結、癒著(是腸管漿膜與腹膜相結合的狀態)等;用山楂、胡黃連散食積。
【加減】
【注意事項】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生半夏☀ ,白朮☀ ,人參☂ ,乾薑☀ ,大棗☂
平藥醋莪朮,焦山楂豬苓☀ ,甘草☂
瀉藥茯苓☀ ,醋三棱柴胡☀ ,澤瀉☀ ,黃芩☀ ,黃連☀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柴胡☀ ,乾薑☀ 豬苓☀ ,醋三棱,醋莪朮生半夏☀ ,澤瀉☀
平藥焦山楂
收性藥人參☂ 白朮☀ ,甘草☂ 茯苓☀ ,黃芩☀ ,黃連☀ ,大棗☂

淨腑湯 :         

★功能  : 

★應用  : 小兒一切癖塊,發熱口幹,小便赤,或泄瀉。本方多是用於小孩,但大人也可以用。主治心下或腹部堅硬緊張,而有往來寒熱者。本方可應用於治療急性慢性腹膜炎、小兒脾疳症(結核性腸間膜)

方解

劑量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柴胡可以疏散退熱,疏肝解郁,升舉陽氣,清膽截瘧;生半夏用來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,消痞散結,外用消腫止痛;茯苓的作用是利水滲濕,健脾安神;豬苓可利水滲濕;澤瀉是用來利水滲濕,瀉熱;白朮在本方中是用來補氣健脾,燥濕利水,固表止汗,安胎;黃芩可以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醋三棱用來破血行氣,消積止痛;醋莪朮的作用是破血行氣,消積止痛;焦山楂可止瀉止痢,消食健胃;人參是用來大補元氣,補脾益肺,生津止渴,安神益智;黃連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乾薑可以溫中散寒,回陽通脈,溫肺化飲;大棗用來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,緩和藥性;甘草的作用是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

柴胡1錢,白茯苓(去皮)1錢,豬苓1錢,澤瀉1錢,三棱(醋炒)1錢,莪朮(醋炒)1錢,山楂(去核)1錢,黃芩8分,白朮(去蘆)8分,半夏(薑制)8分,人參8分,胡黃連3分,甘草3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