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方劑: 洗肝明目湯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當歸可以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赤芍用來清熱涼血,祛瘀止痛;黃芩的作用是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連翹可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,疏散風熱;川芎是用來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;生地黃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梔子可以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;防風用來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止痙;荊芥的作用是祛風解表,透疹止癢止血;羌活可發散風寒,勝濕止痛;決明子是用來清肝明目,潤腸通便;薄荷在本方中是用來發散風熱,清利咽喉,透疹解毒,疏肝解郁;蔓荊子可以發散風熱,清利頭目;菊花用來發散風熱,清肝明目,平抑肝陽,清熱解毒;黃連的作用是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蒺藜可平肝疏肝,祛風明目;桔梗是用來開宣肺氣,祛痰排膿,利咽;甘草在本方中是用來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石膏可以清熱瀉火,除煩止渴收斂生肌;

當歸 :


【性味】甘、辛,溫
【功效】 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
【應用】1.用於血虛諸證
【對應症狀】貧血+體力差_體質虛弱+皮膚潰瘍+惡瘡+癰疽+風濕+風濕下肢麻痺+跌打損傷+月經不調+閉經+經痛+瘀血_血瘀+便秘+大便乾+脫髮_掉髮+難產

赤芍 :


【性味】苦,微寒
【功效】 清熱涼血,祛瘀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熱之斑疹、吐衄2、用於經閉痛經,癥瘕積聚,跌打損傷,瘡癰腫痛3、用於目赤腫痛
【對應症狀】鼻出血+紅疹+眼睛紅_眼睛充血_眼表出血+眼瞼發紅+眼瞼紅腫+翳病+跌打損傷+癰疽+惡瘡+瘡瘍毒+吐血+閉經+經痛+腹中有硬塊_痞塊+癥瘕

黃芩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溫暑濕,黃疸瀉痢,熱淋澀痛2、用於肺熱咳嗽3、用於熱病煩渴,寒熱往來4、用於咽喉腫痛,癰腫瘡毒5、用於血熱出血證6、用於胎動不安
【對應症狀】發炎+胸脅苦滿+心煩+發熱+黃疸+小便痛+小便不利+口渴+往來寒熱+咳嗽+出血+出血_色鮮紅+胎動不安+咽喉痛+咽喉紅腫+皮膚潰瘍+腫瘡+惡瘡+下利_腹瀉_水瀉+黃鼻涕+小兒發熱+發燒+反覆發燒

連翹 :


【性味】苦,微寒
【功效】 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,疏散風熱
【應用】1、瘡癰腫毒,瘰癧結核2、外感風熱,溫病初起
【對應症狀】各種皮膚病+癰疽+惡瘡+腫瘡+瘰癧+頸淋巴結核+急性化膿+嚴重化膿且擴散+膿已成而未破+膿已成而自破+發炎+小便不利+皮膚容易化膿

川芎 :


【性味】辛,溫
【功效】 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血瘀氣滯證2、用於頭痛3、用於風濕痹痛、肢體麻木
【對應症狀】頭痛+瘀血_血瘀+貧血+風濕下肢麻痺+風濕+四肢麻痺_手腳麻木+經痛+頭風+偏頭痛+難產

生地黃 :


【性味】甘、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
【應用】1、用於熱入營血證2、用於吐血衄血,便血崩漏,熱毒濕疹3、用於熱病口渴,內傷消渴,腸燥便秘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體力差_體質虛弱+某些時段容易疲累+貧血+月經不調+胎動不安+產褥熱_產後發熱+吐血+便血+口渴+便秘+大便乾+月經崩漏+濕疹+鼻出血

梔子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熱病煩悶2、用於濕熱黃疸3、用於血熱出血4、用於熱毒瘡瘍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便血+血尿+出血+真心痛+小便不利+食道狹窄+心煩+黃疸+鼻出血+皮膚潰瘍+惡瘡+腫瘡+瘡瘍毒+發炎+吞嚥困難+胃灼熱+返流性胃炎_胃酸反逆

防風 :


【性味】辛、甘,微溫
【功效】 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止痙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表證2、用於風寒濕痹證3、用於破傷風
【對應症狀】破傷風+風濕+外感_感冒+全身痛證+發熱+中毒+風濕下肢麻痺+風濕癢疹+各種皮膚病+皮膚癢+風疹+濕疹

荊芥 :


【性味】辛,微溫
【功效】 祛風解表,透疹止癢止血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表證2、用於麻疹透發不暢,風疹搔癢3、用於瘡瘍初起兼有表證4、用於吐衄下血
【對應症狀】無汗+不易出汗+發熱+風濕+風濕癢疹+各種皮膚病+腫瘡+皮膚潰瘍+麻疹+吐血+便血+鼻出血+蕁麻疹+風疹+濕疹+乾性濕疹+紅疹+皮膚隆起小疙瘩_丘疹+硬腫如米粒狀的疹子+皮膚黑斑+白癜風+黧黑斑_黃褐斑_肝斑

羌活 :


【性味】辛、苦,溫
【功效】 發散風寒,勝濕止痛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風寒表證2、用於風寒濕痹證
【對應症狀】無汗+不易出汗+發熱+外感_感冒+傷寒感冒+關節疼痛+肌肉疼痛+全身痛證+頸部僵硬+風濕下肢麻痺+惡風+項強+後頭痛+頭風

決明子 :


【性味】甘、苦、鹹,微寒
【功效】 清肝明目,潤腸通便
【應用】1、用於目赤腫痛,目暗不明2、用於頭痛眩暈3、用於腸燥便秘
【對應症狀】頭痛+眩暈+眼睛紅_眼睛充血_眼表出血+眼瞼發紅+眼瞼紅腫+眼睛痛+眼易流淚+畏光_羞明+便秘

薄荷 :


【性味】辛,涼
【功效】 發散風熱,清利咽喉,透疹解毒,疏肝解郁
【應用】1.用於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的發熱、微惡風寒、頭痛者
【對應症狀】無汗+不易出汗+發熱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咽喉病+胸口悶+胸痛+胸痛_悶痛+頭痛+眼睛紅_眼睛充血_眼表出血+眼瞼紅腫+眼瞼發紅+咽喉痛+咽喉紅腫+風疹+皮膚癢+麻疹+外感頭痛

蔓荊子 :


【性味】辛、苦,微寒
【功效】 發散風熱,清利頭目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風熱所致頭暈、頭痛及偏頭痛等證2、用於目赤腫痛,目昏多淚
【對應症狀】頭痛+眩暈+頭風+外感頭痛+眼睛紅_眼睛充血_眼表出血+眼瞼發紅+眼瞼紅腫+眼睛痛+視線模糊+眼易流淚+風濕+風濕下肢麻痺+外感_感冒+偏頭痛

菊花 :


【性味】辛、甘、苦,微寒
【功效】 發散風熱,清肝明目,平抑肝陽,清熱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外感風熱及溫病初起初起,發熱頭痛2、用於目疾3、用於肝陽上亢,頭痛眩暈4、用於疔瘡中毒
【對應症狀】淋巴管炎(疔瘡)+發熱+頭痛+各種眼部疾患+翳病+氣上衝+眩暈+外感頭痛+眼睛乾澀+眼睛癢

黃連 :


【性味】苦,寒
【功效】 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
【應用】1、用於濕熱中阻、脘痞嘔惡,瀉痢腹痛2、用於熱病高熱3、用於心煩失眠,胃熱嘔吐4、用於癰腫瘡毒5、用於血熱出血證
【對應症狀】發熱+腸胃虛弱_元氣衰吸收差+心下痞+出血+血尿+便血+吐血+下利_腹瀉_水瀉+抑鬱+心慌_心神不寧+失眠+心煩+噁心想吐+嘔吐+腹痛+出血_色鮮紅+皮膚潰瘍+惡瘡+腫瘡+癰疽+發炎+風濕+類風濕性關節炎

蒺藜 :


【性味】苦、辛,平
【功效】 平肝疏肝,祛風明目
【應用】1、用於肝陽上亢,頭暈目眩2、用於肝郁氣滯,胸脅脹痛及乳閉脹痛3、用於風熱上攻,目赤翳障4、用於風疹搔癢、白癜風
【對應症狀】各種眼部疾患+眼睛紅_眼睛充血_眼表出血+眼瞼發紅+眼瞼紅腫+翳病+眩暈+風疹+皮膚癢+白癜風+胸脅苦滿+肋痛+皮膚潰瘍+惡瘡+乳房疼痛

桔梗 :


【性味】苦、辛,平
【功效】 開宣肺氣,祛痰排膿,利咽
【應用】1、用於肺氣不宣的咳嗽痰多,胸悶不暢2、用於熱毒壅肺之肺癰3、用於咽喉腫痛,失音
【對應症狀】支氣管炎+痰中帶血+咳嗽+咳血+胸痛+發熱+咽喉痛+咽喉紅腫+少痰+胸口悶+喉啞失聲、話太多+咽喉癢+咽喉病+不易咳出的濃痰_黏痰+聲音沙啞

甘草 :


【性味】甘,平
【功效】 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
【應用】1.用於脘腹及四肢攣急作痛
【對應症狀】咽喉痛+咽喉紅腫+中毒+食物中毒+藥物中毒+瘡瘍毒+四肢抽搐+手腳抽筋+腳抽筋+手抽筋

石膏 :


【性味】辛、甘,大寒
【功效】 清熱瀉火,除煩止渴收斂生肌
【應用】1、用於氣分實熱證
【對應症狀】咳嗽+牙痛+發熱+口渴+咽喉痛+發燒+反覆發燒+中暑+攝取大量水份+喜冷飲+消渴+不易咳出的濃痰_黏痰+痰濁_黃痰+黃鼻涕+乾咳+鼻子內部乾燥+口乾+咽乾+肺炎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當歸☂ ,川芎☂ 蒺藜☀ 生地黃☂
平藥甘草☂
瀉藥防風☀ ,荊芥☀ ,羌活☀ 桔梗赤芍☂ ,黃芩☀ ,連翹☀ ,梔子☂ ,決明子☂ ,薄荷☀ ,蔓荊子☀ ,菊花☀ ,黃連☀ ,石膏☂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當歸☂ ,川芎☂ ,防風☀ ,羌活☀ ,決明子☂ ,蔓荊子☀ ,桔梗赤芍☂ 連翹☀ ,荊芥☀ ,薄荷☀ ,菊花☀ ,蒺藜☀ ,石膏☂
平藥
收性藥生地黃☂ 甘草☂ 黃芩☀ ,梔子☂ ,黃連☀
【方名】 洗肝明目湯
【出處】 萬病回春
【原文劑量】當歸10g 赤芍10g 黃芩10g 連翹10g 川芎10g 生地黃10g 梔子10g 防風10g 荊芥10g 羌活10g 決明子10g 薄荷10g 蔓荊子10g 菊花10g 黃連10g 蒺藜10g 桔梗10g 甘草10g 石膏10g
【現代劑量】當歸:10+赤芍:10+黃芩:10+連翹:10+川芎:10+生地黃:10+梔子:10+防風:10+荊芥:10+羌活:10+決明子:10+薄荷:10+蔓荊子:10+菊花:10+黃連:10+蒺藜:10+桔梗:10+甘草:10+石膏:10
【用法】九碗水煮成三碗,飯後各溫服一碗。
【劑型】湯劑
【劑量大小】0
【方性提示】
【煎藥提示】3
【功用】清熱袪風,消腫明目。
【適用症狀】風熱引起之目睛紅赤、腫脹、羞明流淚、目澀疼痛,舌紅苔薄黃,脈數。
【方解】
-- 本方主要用於實證的眼疾,而兼有炎症充血、疼痛刺激症狀,對角膜及結膜疾患廣被應用。
方中當歸、白芍、川芎、地黃即四物湯,能增血明目;黃連、黃岑、梔子均為苦寒之品,能清解實熱;羌活、防風、桔梗、荊芥、薄荷皆兼有發散與解毒排毒之功能;草決明入肝經除風熱,治一初目疾;石膏清熱降火;蔓荊子入肝經,涼血洏治目赤;菊花平肝養目,去翳膜;蒺藜散肝經風熱、明目;甘草調和諸藥以增療效。
【加減】
-- 風熱腫痛:加升麻、葛根。
-- 風熱流淚:加夏枯草、醋香附。
-- 風熱障翳:加細辛、密蒙花。
-- 風毒暴作赤腫:加大黃。
【注意事項】

-溫熱藥平藥寒涼藥
補藥當歸☂ ,川芎☂ 蒺藜☀ 生地黃☂
平藥甘草☂
瀉藥防風☀ ,荊芥☀ ,羌活☀ 桔梗赤芍☂ ,黃芩☀ ,連翹☀ ,梔子☂ ,決明子☂ ,薄荷☀ ,蔓荊子☀ ,菊花☀ ,黃連☀ ,石膏☂

-升性藥平藥降性藥
散性藥當歸☂ ,川芎☂ ,防風☀ ,羌活☀ ,決明子☂ ,蔓荊子☀ ,桔梗赤芍☂ 連翹☀ ,荊芥☀ ,薄荷☀ ,菊花☀ ,蒺藜☀ ,石膏☂
平藥
收性藥生地黃☂ 甘草☂ 黃芩☀ ,梔子☂ ,黃連☀

洗肝明目湯 :         

★功能  : 清熱袪風,消腫明目。

★應用  : 風熱引起之目睛紅赤、腫脹、羞明流淚、目澀疼痛,舌紅苔薄黃,脈數。

方解

劑量

在其中的單味藥裡,當歸可以補血,活血,調經,止痛,潤腸;赤芍用來清熱涼血,祛瘀止痛;黃芩的作用是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止血,安胎;連翹可清熱解毒,消癰散結,疏散風熱;川芎是用來活血行氣,祛風止痛;生地黃在本方中是用來清熱涼血,養陰生津;梔子可以瀉火除煩,清熱利濕,涼血解毒;防風用來祛風解表,勝濕止痛止痙;荊芥的作用是祛風解表,透疹止癢止血;羌活可發散風寒,勝濕止痛;決明子是用來清肝明目,潤腸通便;薄荷在本方中是用來發散風熱,清利咽喉,透疹解毒,疏肝解郁;蔓荊子可以發散風熱,清利頭目;菊花用來發散風熱,清肝明目,平抑肝陽,清熱解毒;黃連的作用是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;蒺藜可平肝疏肝,祛風明目;桔梗是用來開宣肺氣,祛痰排膿,利咽;甘草在本方中是用來益氣補中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藥性;石膏可以清熱瀉火,除煩止渴收斂生肌;

當歸10g 赤芍10g 黃芩10g 連翹10g 川芎10g 生地黃10g 梔子10g 防風10g 荊芥10g 羌活10g 決明子10g 薄荷10g 蔓荊子10g 菊花10g 黃連10g 蒺藜10g 桔梗10g 甘草10g 石膏10g